記得在我上二年級的時候,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事。
那天中午,我正在房間里抱著爸爸給我新買的那本《十萬個為什么》,翻來覆去地看個不停。媽媽正在廚房里為了做菜忙得火熱朝天。
忽然,聽到媽媽喊一句:“兒子啊,沒有味精了!你幫我到公園門口的小超市買一包味精回來好不?”我在看書,正看的起勁,想也沒想就脫口而出:“好。媽媽塞了20元錢到我手里。我還沉浸在書里,一手拿住書,另一手拿住錢,穿好鞋子就邊看書邊走到了小賣部門口?!?/p>
我照媽媽的話,用極高的童音對著小賣部里面的阿姨說:“阿姨,要一條圍巾?!?/p>
里面的那位阿姨很是奇怪:“現(xiàn)在大熱天的買什么圍巾?。俊?/p>
我說:“我也不知道,我媽媽要我買的?!?/p>
那位阿姨就拿了一條便宜的17元的圍巾給我,找回我3元錢后,我看著書回到了家里。
剛進家門,媽媽就高興地歡呼:“噢,味精來了,味精來了?!?/p>
我說:“媽啊,你大熱天的買圍巾干什么?”
媽媽說:“做菜要用??!做菜不給味精味道就差很多!”
我心里暗暗默念:以后如果我會做菜了,一定每次都要給一條圍巾......就把那條圍巾遞給了媽媽。
媽媽拿到圍巾,頓時傻了眼:“我要你買的味精,你買圍巾回來干什么?”
我大惑不解:“就是你要我買圍巾回來的啊!”
這時我忽然想起媽媽吩咐我的時候我的腦袋里全是書,當然會聽錯。便說:“......不好意思......我看書太認真......聽錯了......”臉漲得通紅。
媽媽開心地笑了,把我摟進懷里......
這件事再回想起來,還能讓我開懷大笑......
點評:
1.文章講述了童年時做的一件糊涂事:“我”出門幫媽媽買東西,結(jié)果錯將“味精”聽成“圍巾”,鬧出了笑話。整個故事敘述具體完整,結(jié)構清晰,中心明確。
2.雖然故事中的錯誤犯得有些離譜,但基本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因為“我”一心鉆進了書本里,所以竟然連一點兒最基礎的生活常識都沒有反應過來。描寫生動形象,人物對話真是而又趣味十足,尤其是“我”牢記“圍巾可以調(diào)味”時的心理活動更是讓人捧腹。
3.語言生動形象,條理清晰明了,事件發(fā)展自然流暢,文章妙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