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山西太原出了個著名的學(xué)問大家,他的名字叫閆百詩。
然而,這樣一個彪炳史冊的天才,小時候卻是個笨得出奇的孩子。課堂內(nèi),先生教的文章聰明的孩子早就會背了,一般的也朗朗上口高聲誦讀了,而他還念不成句呢!得念到上百遍才能連貫地讀下來。先生心里清楚得很,這樣的資質(zhì)念到老也是白搭,因此也就不怎么管他。雪上加霜的是,他身體還不好,簡直就是個病秧子,動不動就請假了。他的母親心疼他,害怕他累壞了,就不讓他讀書。他知道母親的心情,更不想讓母親著急,果真就不再讀書。母親看他很聽話,就不再注意他。哪知他嘴上雖然沒讀,心里卻沒閑著,默默地讀、暗暗地記。一遍又一遍,一篇又一篇,一本又一本,他就這樣讀了十年。這十年的工夫可沒白下,因?yàn)樗怯?ldquo;心”讀的,他是將書讀到心里去了,這豈是用嘴讀書所能比的?突然有一天,他就仿佛有一種天地洞開,豁然開朗,大徹大悟的感覺,回過頭來再看過去曾經(jīng)怎么也搞不懂的問題,竟然簡單得不值一提了。這樣的奇跡誰會相信啊?而更大的奇跡還在后邊。
二十歲那年,他開始全身心地?fù)涞綄Α渡袝返难芯可蟻?。因?yàn)槟菚r的《尚書》沒有一種權(quán)威的版本,各說各話,真?zhèn)坞y辨,后人常常無所適從。其實(shí)這種混亂從漢代就已經(jīng)存在了。稱伏生所傳的二十八篇為“今文尚書”,孔安國所傳的十六篇為“古文尚書”,只是這部十六篇的孔氏之作,于魏晉之間就不知流落到哪里了,所以它的真面目究竟啥樣后人無從知曉??墒呛鋈挥幸惶?,一個叫梅頤的東晉學(xué)者卻赫然拿出一部所謂的“古文尚書”來,并且也不是大家所了解的十六篇,而是比“今文尚書”還多二十五篇,且有孔安國全部作注。自此以后,梅頤的“古文尚書”就成了權(quán)威的版本,一直用了一千多年,凡是治《尚書》者,都以此為依據(jù)??墒情Z百詩覺得這個版本疑問很大,以訛傳訛,貽害無窮。他發(fā)誓要將真正的《尚書》甄別出來。他的辦法就是下笨功夫,絕不走哪怕是一點(diǎn)點(diǎn)捷徑,就像他過去在心里默默念書那樣。這一猛子扎下去就是四十多年,牢牢抓住這個《尚書》不放松,終于衰年之際完成了震古爍今的煌煌巨著《古文尚書疏證》,以大量強(qiáng)有力的材料,無可辯駁地證明了那多出的二十五篇和孔氏所注都是東晉人的偽作,是不值得奉為圭臬的假貨。這對于后世學(xué)子來說,真是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他的這部書問世后,猶如石破天驚,頓時使學(xué)界失去了平靜,因?yàn)殚Z著的出現(xiàn),從根本上動搖了好多人已經(jīng)習(xí)慣了的東西,包括利益。很快就有毛西河的《古文尚書冤詞》出來與他的《古文尚書疏證》擺擂,全面質(zhì)疑和否定閆的結(jié)論。這場爭論波及面廣,涉及人多,影響也大,最后的結(jié)果是閆勝毛敗。《四庫提要》是這樣定評閆百詩的《古文尚書疏證》的:“有據(jù)之言,先立于不敗之地也。”閆氏著作的權(quán)威性和正確性得到了官方的認(rèn)可和肯定。這部用一生心血寫就的巨著猶如大海中的礁石,巍然矗立于歷史的風(fēng)浪中,永遠(yuǎn)閃耀著人文精神那不滅的光輝。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緊緊盯住自己的目標(biāo),心無旁騖,生死與之,做下去,做下去,一直做到最后,哪怕一個再笨的人,也有可能成為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