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首都機場,美國總統(tǒng)的專機空軍一號降落在這里。機艙門打開后,隨行的其他人員均被擋在飛機內,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獨自出現(xiàn)在舷梯上,當他沿舷梯下行至離地面還有三四梯時,就向站在舷梯旁等候的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伸出了右手。幾秒鐘后,尼克松和周恩來的手緊緊握在一起,于是,這短短的一瞬,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后來,尼克松回憶說,他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糾正前國務卿杜勒斯在日內瓦會議上拒絕和周恩來握手的不禮貌行為。
其后,尼克松和基辛格都在其回憶錄中提到了有關周恩來和杜勒斯握手的事情,其他一些書中也有類似的記載。于是,有關周恩來和杜勒斯握手的因由就有了一段流傳甚廣的傳聞。然而耐人尋味的是,兩個當事人在生前均對此事緘口不言。周恩來雖然在不少場合曾提到過日內瓦會議上杜勒斯下令不準和中國代表團成員握手的事情,但是直到現(xiàn)在也找不到周恩來直接說到他有沒有和杜勒斯握手的記錄。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
周、杜“握手”的誤傳
事情要追溯到半個多世紀前的1954年。
1954年2月,蘇聯(lián)政府提議,為了謀求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召開一次由蘇、美、英、法、中五大國為主的國際會議——這就是兩個月后召開的日內瓦會議。這個會議是新中國成立后,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次以五大國身份出席的國際會議。此次會議,中國政府派出了以總理兼外長的周恩來為首席代表,張聞天、王稼祥、李克農為代表的代表團出席。會議期間,周恩來充分展示了其卓越的外交才能,為使世界人民認識新中國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就是在這次會議上流傳出了周恩來希望和杜勒斯握手而遭其拒絕的故事。
20世紀50年代初,朝鮮戰(zhàn)爭剛結束,中美之間還處于敵對狀況。美國參加日內瓦會議的代表團團長是當時的國務卿杜勒斯,他在美國國內是以堅決反共著稱的,對新中國極端仇視。開始,他堅決反對中國政府參加日內瓦會議,因為他認為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參會實際上就是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是,如果中國政府不參加日內瓦會議,解決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就是一句空話。反對未果,他便下令嚴禁美國代表團的成員和中國代表團的代表握手。杜勒斯的態(tài)度是極其傲慢和僵硬的,不準和中國代表團握手,實際上是拒絕和新中國接觸。在整個日內瓦會議期間,中美兩國的代表幾乎沒有接觸,這與杜勒斯的態(tài)度有很大關系,同時也是美國政府當時對華政策的體現(xiàn)。
針對美國代表團的態(tài)度,中國代表團也定了兩條規(guī)定:第一。我們不主動和美國人握手;第二,如果他們主動來,我們不要拒絕,總之要不卑不亢。因為在此之前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事:美國駐丹麥武官在一俱樂部喝酒,他主動過來要和我們的武官握手,當場遭拒絕,弄得美國人非常尷尬。周恩來知道這件事后曾專門指示,以后在外交場合,我們的工作人員不要這樣生硬。
不過在正式的外交場合上,兩個敵對國家出席同一會議,總要盡量避免直接接觸。據當時擔任代表團秘書長的王炳南回憶,出席日內瓦會議時,代表團的坐席是按照英文字母的順序來安排的,由于中國代表團和美國代表團英文的第一個字母分別是“C”和“U”,所以位子相距較遠。而在進出會場前,雙方對所經過的路線都有仔細選定,工作人員還要在前面引路,以避免不期而遇造成尷尬。因而,周恩來和杜勒斯幾乎沒有面對面直接相遇的可能。退一步說,即便有可能相遇,作為代表團的工作人員也會想方設法加以避免。所以在會議期間,周恩來和杜勒斯就沒有面對面相遇過,更談不上周恩來主動去和杜勒斯握手而遭拒絕這樣的事情。王炳南在《中美會談九年回顧》一書中肯定地說:在整個會議期間,我始終在周總理左右,“實際上并沒有發(fā)生過這樣的事”。不過,從這件事情上卻可以看出中美兩國當時的對立是非常厲害的。
史密斯的間接“握手”
雖然杜勒斯頑固地拒絕與新中國的接觸,但美國還是有不少人對其政府敵視新中國的僵硬態(tài)度不滿,并總是通過各種方式了解新中國。在日內瓦會議期間就發(fā)生過這樣一件有趣的事。
會議進行到5月初時,杜勒斯回國。由副國務卿史密斯接任美國代表團團長,而史密斯就不像杜勒斯那樣僵硬。當周恩來在會上發(fā)表全面解決印度支那問題的六點方案后,史密斯即席發(fā)言道,周先生的建議包含著可供討論的內容。美國代表團的這種態(tài)度是從來沒有過的。有一天,部分中國代表團成員在酒吧喝茶,史密斯端著酒杯主動來找周恩來的翻譯聊天,他贊揚翻譯的英語講得很地道,贊揚中國古老的文化,這對當時兩個敵對國家來講是罕見的。周恩來知道后說,既然史密斯愿意而且敢于同我們接觸,那我明天找他談談。
第二天,當會議休息時,工作人員看見史密斯一個人在吧臺喝咖啡,就瞅準機會把周恩來引到那里。史密斯左手夾著雪茄,看見周恩來向他走來,就急忙用右手去端咖啡,這樣就無法握手了。但是,他依然笑容可掬地和周恩來打招呼,客氣地聊了好一會兒。會議的最后一天,在同一個地點,周恩來正和幾個人閑聊,史密斯走了過來。主動和周恩來交談。他說,會議即將結束,能夠在這里和你認識,我感到非常榮幸和高興。你們在這次會議上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我們希望不管朝鮮也好,越南也好,都能恢復和平。說完,他抓住周恩來的胳膊搖晃了幾下,然后笑瞇瞇地走了。史密斯遵守了杜勒斯不準和中國代表團握手的紀律,但是又非常聰明地用搖胳膊的方式表達了他對周恩來的欽佩。
日內瓦會議18年以后,美國政府終于改變了不“握手”政策。1971年7月,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秘密訪華,兩國領導人開始握手?;粮裨谄浠貞涗洝栋讓m歲月》中描述:“7月9日下午4點,周恩來來到,我在賓館門口迎接他,特意把手伸出去,周恩來即微笑和我握手。這是把舊日嫌隙拋到腦后的第一步。”
半年后,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周恩來在和尼克松第一次會談時就這樣說道:“你剛才不是在毛主席那里已經說了嗎,我們握手了。杜勒斯就不敢這樣做。”尼克松說:“總理也不一定愿意同他握手。”周恩來肯定地說:“不見得。如果他愿意的話,我也會跟他握手的。”尼克松說:“那好,我們再握一次手吧。”于是兩位領導人的雙手又握在了一起。
現(xiàn)在,歷史進入了21世紀,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握手”越來越頻繁,中美兩國人民的交往也更加密切,但愿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和平、友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