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惜糧食,人人有責
以前,不管是吃飯,還是吃零食,想吃了我就使勁兒吃,不想吃了,就隨手把它扔掉,毫不珍惜。然而今天,我卻沒有這樣做,而是把一碗幾乎要倒掉的面條吃完了。
事情是這樣的:早晨,我刷牙洗臉后,媽媽讓我自己煮面條吃,我拿來小鍋,往里倒了三杯水,等水開了以后,就把面條放到鍋里,蓋上鍋蓋。我拿來碗,往里放一小勺豬油,一些味 精和一些醬油,又倒了一些開水作湯。
過了一會兒,我估計面條該煮好了,就把它撈到碗里。我 吃了幾口,發(fā)現(xiàn)面條煮軟了,并且也沒有味兒,就不想再吃了。
我對媽媽說:“媽,我不吃……”媽媽對我說:“舒舒,你知道這碗面條是多少粒麥子變成的嗎? 一條像鉛筆一樣長的面條, 起碼要二二十粒麥子才能做成。這碗面條,該用多少粒麥子呀?你知道農村的婦女小孩們是怎樣一粒一粒從凹凸的地里拾麥子的嗎?你知道農民們是怎樣辛勤地耕種和收割的嗎? 你要倒掉這碗面條,太可惜啦! ”
接著媽媽讓我背誦在一年級學過的古詩“鋤禾日當午”, 并給我講起了這首我已有些生疏的古詩的含義,我聽著聽著, 腦海里浮現(xiàn)出炎炎烈日下,農民辛勤勞作的情景。媽媽又給 我講了她小時候在田里、地里拾大人收割時掉在地行的稻穗的往事。她拾上一兩個鐘頭,腿腳都酸麻了,才拾到一小碗。 聽了這些,我?guī)紫戮桶衙鏃l吃完了。
通過這件事,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糧食來之不易,要愛惜糧食,從小養(yǎng)成節(jié)儉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