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漸近,在外打工的女兒突然信息頻繁,我知道,她又想家了。女兒今年老歷七月回過一次家,畢竟大過年的,每個人都想往家趕,聞一聞年味的感覺!
中國人的年味向來很濃,不管官方還是民間,都把過年當做一回事。因此,年也就成為家的象征,不管在哪過年,都不如在家過年好;不管在哪團聚,都不如回家團聚親!年味,一直是中華民族共同的一道晚筵。
小時候過年,感覺似乎比現(xiàn)在還要隆重熱鬧。有新衣服穿,有紅包拿,有美食吃,還有走家串巷的樂趣。如今過年,總愛守在家里,幾億人看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新衣服、紅包、美食一樣不少,感覺卻比以往清凈。不知是年齡的關系,還是風俗的易改,覺得如今過年,民間淡了不少,官方濃了許多。
中央電視臺每年都有一道過年大餐——“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而地方電視臺過年的節(jié)目,也是層出不窮??梢哉f,這是中國幾千年來從未有過的繁華。但我喜歡小時候的年味,那感覺直到現(xiàn)在,都流淌著濃濃的陳香。
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除了大哥大姐,上面還有一個大我五歲的姐姐。所以除了每年春節(jié)有一套新衣服之外,平時多半沒有好的衣服穿。稍大一點,當然是穿哥哥們穿過的舊衣服。所以過年的第一喜事,就是有一套好看的新衣服。接著是好吃的年夜飯和大人們給的紅包,因為貧窮而突然富有的喜悅,是一種真正看得見的幸福。
家鄉(xiāng)過年還有一個傳統(tǒng)的風俗,那是孩子給長輩們敬早茶的習慣。吃了年夜飯,肚子飽飽的,心里十分舒坦。當時沒有電視看,拿幾分零錢,去小店里買上幾串鞭炮,然后把線輕輕解開,把鞭炮一個一個慢慢拆解下來,裝進新衣口袋里,再到廳堂點上一支香,帶著星點的火光,跑遍埕頭巷尾,一個一個慢慢地放開來!
當然,這是男孩家干的事,女孩家只能提個小紙燈籠,擠在一起看我們的熱鬧。有時惡作劇點著一個,朝她們扔去,“啪”的一聲響,見她們尖叫跑開,心里就樂。不到多會兒,鞭炮就放完了,把香熄滅了,拍拍手,心不甘情不愿地回家睡覺。
第二天早上,也就正月初一。我和姐姐四、五點就得起床,提著母親早已泡好的一大壺甜茶,帶上小茶杯,挨家挨戶去給長輩們請茶。過年的時候,天氣正冷,有時還特別的冷,所以長輩們一般是半躺在床上,捂著棉被,等著小輩們來請茶。
我和姐姐每年正月初一,總是小心翼翼地提著大茶壺,一前一后去叫開每家每戶的門。進門后,我們得說:“某嬸某叔某伯某婆,給您老恭喜了!”他們會說:“阿妹仔(閩南“孩子”的愛稱),恭喜恭喜!”接著,我們倒上一小杯甜茶,雙手捧給長輩們喝,并從盤中取出小糖果,讓長輩們吃,還說:“某嬸某叔某伯某婆,甜一下!”
因為各家各戶都有孩子出來給長輩“恭喜”,所以長輩們一下子喝不下那么多甜茶,就說:“阿妹仔,安呢(這樣)就好啦,喝太多了,告茶(謝茶)……”接著,長輩們會順手從糖果盤里,抓下一把糖果,往我們小口袋里塞。家庭條件好的長輩,會給個一毛二毛的紅包,并說:“阿妹仔,甜一下,甜一下,這兩毛錢給你們買紙筆,好好讀書……”于是,我們假裝推讓一下,就接著了。
一個宗親家百十戶人口,一早起來,我和姐姐從四五點,挨家挨戶去串門“恭喜”,到全部走完時,天已大亮。姐弟倆揣著一大口袋的糖果,人也走累了,口也說干了,不過,心里卻美滋滋的。大過年的,走到哪都能聽到好話,吃好料理;碰到人就對他說“恭喜,恭喜”,那真是一種幸福啊,從心頭傳來!
后來,這傳統(tǒng)風俗慢慢改沒了,人也不愛走了。相好的幾家,聚在一起,泡泡茶喝喝酒,人們都把年味兒讓給電視臺。年在變,人在變;年味卻不變,想家的味道也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