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初二作文 >

《童趣》——我最喜歡的一篇語文課文

《童趣》是我初中接觸的第一篇文言文,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篇語文課文。

開宗明義,落筆破題——最喜歡的語文課文是《童趣》。

《童趣》講了作者小時候的三件趣事:一件是把蚊子當成仙鶴觀賞,另一件是把土墻當作丘壑神游,還有一件是鞭打吃蟲子的蛤蟆,把它“驅(qū)之別院”。作者說,這三件事都是他的“物外之趣”。

這“物外之趣”是怎么得來的呢?

概述課文內(nèi)容,由設(shè)問引出議論——趣從何來。

作者說,他從小觀察事物就很細致,很細心,“見渺小之物必細查其紋理”。

你看,他看花臺小草是這么看的:“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它看得多么細心,看得多么專注,神游其中,忘乎所以!“趣”從何來?來源于內(nèi)心求知的渴望,只有對外部世界充滿渴望,生命才有意義。作者的趣就來自于它細察事物“紋理”的探求。“見渺小之物必細查其紋理”,一個“必”字,顯示出它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決心,觀察事物多么執(zhí)著??!有這樣的渴望和執(zhí)著,必然能“細查其紋理”,揭示事物的真相,求得事物的真諦,能不有趣嗎?

有人總覺得自己生活太平淡,一點也不快樂。其實,生活并不缺乏快樂,需要的是發(fā)現(xiàn)快樂的眼睛。生活里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蘊藏著快樂,只是在于你是否感受到而已。愚人向遠方尋找快樂,智者則在自己身旁培養(yǎng)快樂。你看,蚊子、土墻、花臺、雜草、蟲子、蛤蟆……再常見不過的了,誰沒見過呢?而作者卻從這些極為尋常的事物中尋得快樂。秘密就在于觀察后的“發(fā)現(xiàn)”——一種不尋常的眼光。

以上第一層:樂趣來自細心的觀察。又分兩小層:細致的觀察要有求知的渴望;還要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的眼光。

作者的“趣”,還來自于想象。他“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這樣在他的眼前,便出現(xiàn)了一幅“青云白鶴圖”——那煙又成了一道青云了,從蚊子和煙到青云白鶴圖,作者的想象真叫人拍案叫絕啊!。想像是創(chuàng)造的翅膀。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沒有想象,蚊子就是蚊子;有了想象,蚊子就成了鶴,蚊飛就成了鶴舞,煙就成了云,煙繞蚊飛就成了絕妙的青云白鶴圖!同樣,有了想象,蛤蟆吃蟲也便成了壞人為非作歹,“捉蛤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也就成了除惡揚善的英雄行為。想象和創(chuàng)造就這樣融合在一起。樂趣就在這樣的過程中生發(fā)開來了。

以上第二層:樂趣來自豐富的想象。指出想象是創(chuàng)造的翅膀,由想象而創(chuàng)造,樂在其中。

善于觀察,善于想象,便能從生活中得到無窮的樂趣——這便是《童趣》給我的啟示,也是我喜歡這篇文章的根本原因。

概括全文,點明主旨,指明喜歡《童趣》的原因。

【評析】開頭開宗明義,說最喜歡的課文是《童趣》,然后說了兩點理由,也就是作者從課文學(xué)習中悟出的兩個道理:生活樂趣來自細心的觀察,也來自豐富的想象。最后點題,收束全文。觀點明確,議論充分,結(jié)構(gòu)清晰,文風樸實。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