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嗎?假如一個人失去了今天,那他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假如一個人失去了金錢,那也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假如一個人失去了文明,那他將會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失敗者,因為他失去了做人的尊嚴。
說到文明,我不禁想到了毛澤東向教師敬酒的故事: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同志來到闊別32年的故鄉(xiāng)韶山,他特意邀請自己在私塾讀書時的教師毛禹珠一起用飯,席間,他熱情向老師敬酒。毛禹珠不勝榮幸,感慨地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卻笑盈盈地回答 :“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一個社會的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而言之會影響自身形象,大而言之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fā)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嗎?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么區(qū)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言行上下功夫。
朋友:從現(xiàn)在起,告別不文明的行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