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孟子
自我們出生墜地的那一刻起,我們便渴望成長,渴望成熟,于是歲月磨平了我們的棱角,我們自認(rèn)為達(dá)到了所謂知世故懂圓滑,殊不知我們已在歲月這大沙漏里,淘去了善良,淘去了簡單純粹,淘去了本心。如果世界都是由這樣的人組成,那這個世界就太過冷漠,太過麻木了,那就讓我們尋回赤子之心,用嬰兒的眼光打量世界。
尋回赤子之心,找回丟失的善良。你還能記得孩子看大人屠殺動物時滿臉的淚水嗎?你還能記得那個書中在父親節(jié)將一只百合花放進(jìn)乞丐碗中的小女孩嗎?你聽到那稚嫩的聲音發(fā)出的一聲聲質(zhì)問嗎?我們早已被“這個世界弱肉強食”的觀念所捆綁,所以,當(dāng)我們看見幼童被狠狠摔下,老人被車撞倒,無處可歸的小動物在寒風(fēng)中瑟瑟發(fā)抖時,我們的眼睛早已不再飽含淚水,于是我們轉(zhuǎn)身離開,然后安慰自己說:“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可是人啊,我們難道忘記了做人最基本的品質(zhì)了嗎?一個人如果連善良也丟失了,那他就不能稱為人。讓我們放下所謂“強者”的姿態(tài),找回善良,為生命動容。
尋回赤子之心,找回生命的簡單與純粹。追溯那綿連的流年,我看到莫言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后依然堅持回老家創(chuàng)作的淡然;我看到林徽因圍困李莊依然滿足生活的從容;我看到梭羅步入?yún)擦?,只為尋找生命的意義的純樸。而現(xiàn)在我們早已習(xí)慣手機不離身邊,電話接連不斷的忙碌;我們將自己變得復(fù)雜,早已失去了那“溫一壺陽光下酒“的簡單與溫情,正如紀(jì)伯倫所說:“我們走得太遠(yuǎn),以致于忘了為何出發(fā)。”在溫暖的午后,何不沏一壺茶,享受那令人懷念的簡單生活?
反觀當(dāng)下,人們都在為生活而疲于奔命,他們拿最初孩童時的善良、簡單作抵押,乞求命運賜予自己一個美好的生活,然而尼采曾說:“這個時代再也沒有真實感,人們再也無法找到自信以立足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活在明天里,然而這些人再也沒有明天。”其實生活已離我們而去。
凱斯特納曾說:“不要忘記你的童年。”其實是告誡我們不要丟掉原本孩童的善良簡單與純粹,我們要從沉睡中覺醒,我們要尋找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