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霏霏,輕點額角。我背著不是很重的登山包走在那細窄的山路上,路邊的老木欄桿矮矮的。霧氣也濃濃的,似欲迷濕了我的雙眼??蛇@卻無法抵制住我對霧海中那一簇又一簇綠意的渴望,是松樹,黃山的松樹。
書上讀到的,年畫上畫的,風(fēng)景賞析片上循環(huán)展示的黃山松一一從我心底掠過,我想最威風(fēng)的松樹莫過黃山迎客松了,它定有高大健美的軀干、威臨天下的氣概。
雨漸漸停了,霧也散開了。獨踞遠處的一方紅亭,率先映入我的眼簾。我想,那兒一定有迎客松。懷著對松的渴望,我加快了步伐。走近方知紅亭非亭,是一個似小廣場般的觀景臺。亭邊的山石上用綠色的字漆鐫刻著:“黃山第一松——迎客松”。我放眼望去,眼前那棵松樹簡直讓人難以置信。平凡得尋常,只是舒展地伸開了一條臂膀,高度不足3米,枝葉些許蜷縮,葉角竟泛著些許黃。那樹蓬只是撐開一片綠蔭,向著陽光,連我家門前的那棵老松都不如,更別談威臨天下的氣概了。難道這就是那棵擁有百年歷史,笑迎八方賓朋的迎客松嗎?我心下疑惑是不是弄錯了。
失望地繼續(xù)我的旅程。“嗡嗡”的機器聲傳入耳膜,我皺了皺眉頭,忽見前方有一小塊地方被攔起,心想反正也沒啥看頭,就湊過去看看閑吧。原來是要移栽幾棵黃山松贈予他市。我疑惑了這樣平凡的松樹也有贈予的價值嗎?一臺極沉重的機器揮舞著它的大鉗子,緊緊地夾住樹干,使足了勁將松樹往外拉。這是一棵略偏瘦小的松樹,但任憑這龐大的機器怎么使勁。僵持了許久,松樹的根基才漸漸松動,那粗壯厚實的根才一點點顯露于眼前。根緩緩地被拉出,露出的長度越來越長。終于,松樹完完全全被拉出來,我便驚愕于那根的長度了,竟比樹干長出好幾倍。長出這樣的一條樹根,需要多少個日日夜夜。它得拼盡多大的力氣才能在這巖石深處扎根、伸展,才能在這片土地上站穩(wěn)腳跟。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這需要積淀。積淀,使松樹在這片軋根,積淀,讓松樹成長。
這并不是黃山松中最美麗的一棵,亦或它只是最平凡的。在黃山,在這樣一個極少土壤的環(huán)境中,要想扎根培育生命,需要能夠忍耐日月的磨礪,默默地承受著。這時,美麗、高大已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在積淀中慢慢成長。只因一時的光彩、經(jīng)不起風(fēng)雨的成長不叫成長。又念起那棵被我冷落的迎客松,它遠比這棵松樹粗壯挺拔得多,它也一定默默地在地里扎根吧,那根的長度絕不會亞于這棵吧,它的根一定更粗壯些吧。否則,它怎會屹立百年、經(jīng)久長青呢?
下山的路有兩條:一條是沿腳下的路一直走下去,一條是原路返回。許多人堅守不走回頭路的原則選擇了前者,我卻為重逢那棵迎客松選擇了后者。再次回到了迎客松前,用手輕撫著它那凹凸的經(jīng)脈,有些扎手,但卻很溫暖,這是歲月流過的痕跡,迎客松經(jīng)歷數(shù)百年的滄桑,仍在成長,因為它從未停止默默積蓄力量,再把根扎得深一點。此時,我忽覺迎客松變得高大起來。
古人云“厚積而薄發(fā)”,我們的成長正應(yīng)如此,學(xué)習(xí)松樹那扎穩(wěn)根基的積淀,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默默積蓄力量,打好基礎(chǔ),積淀人生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