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棵棗樹,一百三十多歲了,已伴隨了六代人的成長……
在我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棗樹,枝椏茂盛,罩住了半個院子。樹干有一抱粗,而且有些傾斜,在其一側,有一條很深的溝痕,不知是何時何因留下的。樹皮龜裂如龍鱗一般,好像在告訴我們它經歷了悠久的歲月。
春天,細小的棗花開滿枝頭,充滿生機,它是我們院里一道風景;到了夏天,棗樹的枝干十分繁茂,好像隨時都可壓倒支撐它們的樹干,它是我們乘涼的好去處。俗話說“七月十五紅皮棗,八月十五棗打了”,它結的棗,可供我們吃上個小半年。
樹干從不到兩米高處,就分出兩個粗大的枝杈,而這個枝杈處,便成為我童年時期玩樂的天堂。依稀記得小時候,爬到樹上,坐在高一點的樹杈上乘涼的場景:正值夏日,坐在樹蔭下,涼風習習,頓感清爽。就算現在想起也無比懷念。因為當時還小,要爬上樹還得在樹下立幾塊木板,為此我還摔過幾次,現在想想不禁覺得可笑。
如今,出門在外的時間長了,即使回到家里也不會特別注意這棵棗樹。然而,它依然佇立著,默默地守護著,好像在期盼著游子的回歸。
初八的下午,我和表弟在院子里閑逛,走到了棗樹下,抬頭望著繁亂的樹枝,雖然是冬天,沒有綠葉的裝飾,但仍舊讓人感覺到它的生機。我們自然地談論起這棵棗樹。這么多年過去了,這棵樹還是老樣子,一點沒變。我們一邊聊著,一邊撫摸著它粗糙的樹皮,還有那深深地劃痕。
這時,我突然想到:它到底活了多少年了?于是帶著這個疑問,我去問一下奶奶,奶奶的回答讓我很是驚訝,奶奶說:“我來時這棵樹就是這么大,它至少七八十年了吧!”我想知道這棵棗樹到底多少年了,于是又去問爺爺,爺爺從小在這兒長大,他應該是知道的。然而爺爺的話讓我更加吃驚,爺爺哈哈一笑,說:“我記事時,它就這么大了!”
難道已經沒人知道它的年齡了嗎?當我還在琢磨時,爺爺想了想又說道:“這棵樹,從栽下到現在,已經一百三十三年了……。”
原來,我家祖上是從外地搬來的。當時,爺爺的老老爺爺帶著兒子,也就是爺爺的老爺爺,來到這兒,并且安了家。第二年,爺爺的老爺爺,便是我的高祖父,親手栽下了這棵棗樹。因為是一百三十四年前搬來的,所以這棵樹已經活了一百三十三年。
本來很是平常的一棵樹,不知為何,我突然對它有種敬重之情。也許一個看似很普通的東西,當經歷過風雨的磨礪與歲月的洗滌之后,它便擁有了一種無形的氣魄,讓我們不得不肅然起敬。
這棵樹,我少時玩樂的伙伴,已經伴隨了我們家六代人的成長,經歷了一百三十多年的歲月。它必定歷經過許多磨難,樹干上的劃痕便是其中之一,但它還是堅強的挺了過來,直到如今。我相信,它還會一直屹立在這里,見證物是人非的變遷。
它像一位老者,已滿臉皺痕,它更像一位守護者,默默地守護著我們。
這棵棗樹,是我們永遠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