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甲與學生乙,伸出胳膊,露出高檔手表,還翹著大拇指向?qū)W生丙炫耀,學生丙絲毫不為所動;甲與乙又拿出高級金筆,舉在學生丙面前,似乎還在嘲諷地說:“你有嗎?你趁嗎?”丙更是漠然置之。在甲、乙再拿不出什么像樣的東西的時候,學生丙拿出了自己的三好獎章,甲、乙二人馬上呆若木雞,自慚形穢了。
這是一組很有現(xiàn)實教育意義的漫畫。在中學生中確實存在攀比風。有些同學互相比吃、比穿、比用,似乎誰吃得好,穿得好,用的東西好,就高人一等。但奇怪的是,那些追求高檔、時髦、新潮,在物質(zhì)條件方面比別人顯得優(yōu)越得多的人,往往頭腦空虛,思想后進,學習不爭氣,考試就栽蔥,在同學中也不見得有人緣,活得并不輕松。相反,一些在物質(zhì)生活條件方面不大在意,而在思想和學習上要強、上進,勇于和先進比,敢于攀高峰的同學,他們往往朝氣蓬勃,一身輕松,動力足,干勁大,各方面進步和成績都很顯著。而當他們獲得一個個優(yōu)異成績,考上理想中的大學或走上合意的工作崗位的對候,更是充滿幸福和自豪,也受到同學的羨慕、 欽敬和社會的矚目。
太多地比物質(zhì)條件,往往比掉了志氣,比掉了理想,比掉了人應該有的那點精神;到頭來,往往雞飛蛋打,兩手空空;多比比思想境界、文化素養(yǎng)、知識水平,也許一時生活得并不優(yōu)裕,而到頭來,你不追求物質(zhì)享受,而“享受”會光顧你,你生活會很充實,也很富足。有位年事甚高的老作家,別人問她在家干些什么.她說天天“坐以待幣”,這里的幣,說的是稿酬等收入。這位作家年輕時代是清貧的,也從未追求過享受,現(xiàn)在享受天天找上門來。話語間不無一位老者的幽默,這幽默里包含一種成就感和幸福感。清華大學有的博士生導師,有鑒于不少博士生看到社會上不少年輕人過著燈紅酒綠的生活,心理很不平衡,不安心于學業(yè),就提出要正確處理腦袋和口袋的關(guān)系,今天要努力裝滿腦袋,明天就會裝滿口袋,今天不武裝頭腦,就沒有明天生活的富有。這些話雖然聽起來讓人總感到有點銅臭氣,或流露出對當代青 年思想教育方面的困惑與無奈—怎么就離不開錢呢?但畢竟說出了一點真理:當代在校的青少年應該比什么,應該把精力用在什么地方。
當我們廣大青少年不是把物質(zhì)享受作為追求、攀比的對象,而是個個比先進,人人爭三好的時候,那么.我們就一定能成為真正繼往開來的跨世紀的一代,完成好祖國和人民賦予我們的實現(xiàn)“四化”的歷史重任。